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讀後心得

許多國內外研究文獻已經歸結出學校課程領導對學校效能的重要性,尤其我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強調以學校本位為基礎發展出能代表學校特色的課程,校長在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視,文獻亦指出校長扮演的角色通常是課程領導的關鍵推動者,因此校長在推動課程領導時,往往是「為」與「不為」的問題,而我國的課程改革往往是由上而下的模式,通常由中央規定辦理學校校長才會積極進行,面對教育現場中存在較為消極的校長,是否應全面辦理校長評鑑以提高辦學品質,是未來教育的努力目標。

學校課程領導除了校長是關鍵的推動人物,尚有所謂的改革第二促進者,也就是校長以外的學校相關人員,包括副校長、學校行政人員、教師以及教師會會長等,這些第二關鍵的重要人物各有其專業知能與領導能力,他們作為輔助、規畫、推廣、執行、評鑑等的角色,與校長相互輝映、相輔相成,沒有這些第二促進者的配合,課程改革就無法持續,因此校長與第二促進者的關係與互動狀況影響學校課程改革情形甚鉅,校長平時宜建立良好溝通管道,與成員形成良好互動關係,才能順利推動學校課程改革。

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文獻已整理相當清楚,最重要的是訂定課程願景和目標,發揮學習型組織的功能,由領導者帶領團隊成員共同學習、成長,然而實務運作上面對的問題有如一道道高牆考驗領導者的智慧及耐心,但學校校長應建立團隊成員共同負擔績效責任的概念,將帶領學校改革的責任落實在每位成員身上,並非只是校長個人的事,因此最終也是最重要的理念是,學校的每一位成員能存有服務、不問辛勞、積極合作的心態,共同為學校的課程發展而努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