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School-Based Management讀後心得

由此篇研究顯示,目前沒有明確證據指出實施SBM能使學校表現較好、降低輟學率、提高出席率或是減少學生的問題行為,但是實施SBM能夠使學校獲得在預算、課程及人事方面的自主權,藉由此三方面權力下放,SBM帶來不少優點:學校課程較能符合學生需求;由個人決策轉變為團體決策,決策品質較好;學校利害關係人間的溝通較為暢通,如校長、教師、家長、學生、教育局長、地方教育委員會。

然實務上實施SBM有意想不到的困難性,可能遭遇的問題多如牛毛,如學校利害關係人的工作增加、效率降低、學校表現不穩定、教職員的專業成長需求增加、對新角色和責任的迷惑、人事間的協調、法規的限制問題等,歸結其窒礙難行的主要因素為學校利害關係人缺乏關於SBM的知識,也不知該如何執行,缺乏團體決策技巧,甚至部分教師和行政人員不願分享決定權。以下提供數點改進方法:

一、 溝通內部成員─為了預防實際實施SBM可能發生的問題,如學校內部成員的反對,學校於實施前應事先溝通內部成員,完善準備措施。
二、 釐清新角色與責任─明確界定實施SBM後每位參與者的角色、責任與預期結果,務使當事人了解應分享何種決定權、分享給誰、在何種組織層級分享。
三、 增加參與者的動機─使用團體決策,讓更多人可以發表意見、參與決策,尋找有能力的顧問,建立獎賞報酬制度。
四、 尋求中央與地方層級的支持─為確保SBM運作成功,中央、地方學區和學校的領導者需共同支持SBM,並建立良好溝通平台。
五、 建立「SBM需長期實施才能見效」的觀念─快則三年、慢則十五年以上才能見到成效。

1 則留言:

陳木金教授部落格 提到...

學校本位管理的心得分享深刻,但若能與老師上課講授內容的心得結合來撰寫,應該會收穫更大!